相關熱門文章
- 崗位分析法——工作日志法、關鍵事件
- 做好銀行貸款管理的工作
- 執(zhí)行力培訓:工作中如何提高執(zhí)行力?
- 切實做好醫(yī)院的行政管理工作
- 杭州執(zhí)行力培訓:警惕“高效工作法”
- 【培訓心得】由課程《工作中的情商》
- 崗位分析之工作日志法
- 酒店營銷需做的外包工作
- “五部曲”幫助采購員做好本職工作
- 供應商和制造商拋棄傳統(tǒng)走向合作
相關熱門內(nèi)訓課程
- 團隊賦能工作法
- 從技術走向管理
- 建筑企業(yè)工作研究與生產(chǎn)線平衡管理
- 怎樣抓好經(jīng)常性、基礎性工作在末端的
- 從曲折中走向勝利——毛澤東戰(zhàn)勝逆境
- 團隊長角色認知與工作教導
- 黨政機關拒絕職業(yè)“浮躁病”讓工作到
- 矩陣中的工作協(xié)調(diào)、沖突管理和跨部門
- 打造高效能團隊——點燃團隊工作激情
- 卓越流程管理與優(yōu)化工作沙盤模擬課程
相關熱門公開課程
那些帶不好團隊的管理者,往往在用錯誤的方式"檢查":
對著周報劃勾畫叉,卻看不懂數(shù)據(jù)背后的真相;
用"加油""努力"當口頭禪,卻提不出具體改進建議;
發(fā)現(xiàn)員工摸魚就發(fā)火,卻從不思考制度漏洞。
真正的檢查工作,是管理者手中的手術刀,既能精準切除團隊毒瘤,又能激發(fā)組織活力。當你學會用檢查穿透表象,那些困擾管理者的難題都將迎刃而解。
1. 被動執(zhí)行者,問目標
❌ 錯誤檢查:“小王,這個方案做得怎么樣了?”
(下屬機械回復:“在做了,下周給您。”)
✅ 正確檢查:“小王,方案中用戶增長模型的數(shù)據(jù)來源是什么?是否有AB測試驗證?如果取消這個功能,用戶留存率會下降幾個百分點?”
(下屬被迫思考:“數(shù)據(jù)來自第三方調(diào)研,但未做AB測試……可能需要重新設計驗證方案。”)
對比解析:錯誤方式僅關注“進度”,正確方式通過數(shù)據(jù)溯源追問,倒逼下屬理解目標本質。
作為管理者,在分配任務時,明確告知目標,并要求下屬復述確認。同時,定期檢查下屬對目標的理解和執(zhí)行情況,確保他們的工作始終圍繞目標展開,并且要像拷問哲學命題般追問:
"這個任務最終要改變什么?"
"如果取消這個項目,公司會損失什么?"
"你打算用哪三個指標證明自己的價值?"
2. 盲目開干者,問計劃
❌ 錯誤檢查:“小張,項目計劃怎么還沒交?”
(下屬匆忙提交計劃,但關鍵節(jié)點模糊:“第一周調(diào)研,第二周開發(fā),第三周測試。”)
✅ 正確檢查:“小張,開發(fā)階段的時間顆粒度是小時還是天?如果服務器資源被其他部門占用(資源地圖),你有備用方案嗎?風險預案中標注的5個關鍵點,具體應對策略是什么?”
(下屬修正計劃:“開發(fā)階段按模塊拆分到小時,提前申請服務器資源,風險點1采用降級方案……”)
對比解析:錯誤方式放任“粗略計劃”,正確方式通過三把標尺(時間/資源/風險),強制計劃落地性。
檢查計劃的三把標尺:
時間顆粒度:優(yōu)秀計劃的時間單位是小時,差勁的以天為單位;
資源地圖:明確標注每個節(jié)點需要的人/財/物支持;
風險預案:提前標注可能翻車的5個關鍵點。
3. 假裝勤奮者,問進度
❌ 錯誤檢查:“小李,最近很忙吧?繼續(xù)努力!”
(下屬暗喜:“領導看到我加班了。”)
“真正的勤奮,不是盲目地忙碌,而是有目標、有計劃地前進。”假裝勤奮者往往表面上忙忙碌碌,實際上卻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。
✅ 正確檢查:“小李,周報里‘推進中’的客戶簽約流程,毫米級進度條走到哪了?是卡在法務審批還是技術對接?需要我協(xié)調(diào)什么資源?”
(下屬冷汗直冒:“法務反饋合同條款需修改,已停滯2天……”)
對比解析:錯誤方式陷入“忙碌表演”,正確方式通過進度可視化追問,撕開“假性勤奮”的偽裝。
對于進度緩慢的下屬,要及時了解原因,提供幫助和支持,確保工作能夠按時完成。
4. 效率低下者,問方法
❌ 錯誤檢查:“小陳,效率太低了,快想想辦法!”
(下屬抱怨:“我已經(jīng)很努力了……”)
這個時代最殘酷的真相:低效的勤奮比懶惰更危險。
✅ 正確檢查:“小陳,你處理客戶投訴的流程是手工錄入系統(tǒng)嗎?有沒有試過用RPA機器人自動化?彼得·德魯克說‘原始人方法’該淘汰了,今晚一起研究自動化方案?”
(下屬恍然大悟:“對??!我之前怎么沒想到……”)
對比解析:錯誤方式停留“口頭督促”,正確方式通過方法論升級,直接提供效率工具。
“方法不對,努力白費。”效率低下者往往采用錯誤或不合理的工作方法,導致事倍功半。
當發(fā)現(xiàn)下屬效率低下時,要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,找出更合適的工作方法??梢酝ㄟ^培訓、分享會等方式,提升下屬的工作能力和效率。
5. 得過且過者,問責任
❌ 錯誤檢查:“小劉,這個項目不能馬虎!”
(下屬敷衍:“明白,我會注意的。”)
✅ 正確檢查:“小劉,項目失敗的風險你簽字確認過嗎?如果因為需求文檔缺失導致返工(連帶責任),你愿意在全員會議上公開承諾改進嗎?”
(下屬表情嚴肅:“我這就補全文檔……”)
對比解析:錯誤方式陷入“口號式管理”,正確方式通過責任綁定,讓下屬感受到“后果可視化”。
責任喚醒的三重奏:
簽字畫押:每項任務必須簽字確認交付標準;
連帶責任:項目失敗時,所有簽字人員承擔連帶責任;
公開承諾:讓責任人在全員會議上做保證。
6. 消極怠工者,問后果
❌ 錯誤檢查:“小趙,再這樣下去你就走人!”
(下屬抵觸:“走就走,誰怕誰!”)
✅ 正確檢查:“小趙,你連續(xù)三次拖延任務,績效分已扣6分。如果本月累計扣滿10分,不僅獎金歸零,晉升名單也會除名。需要我?guī)湍阏{(diào)整工作量嗎?”
(下屬妥協(xié):“……給我一次機會。”)
對比解析:錯誤方式激化矛盾,正確方式通過后果量化,將“威脅”轉化為“可選擇的解決方案”。
管理者要讓消極怠工者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后果。和他們坦誠地溝通,了解他們的不滿和需求,同時明確告知他們消極怠工會影響個人發(fā)展和團隊績效。如果情況嚴重,要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,以儆效尤。
7. 盲目圖快者,問質量
❌ 錯誤檢查:“小周,速度提上來,質量差點沒事!”
(下屬交付漏洞百出的代碼)
✅ 正確檢查:“小周,測試覆蓋率只有60%,漏測率可能超3%。如果上線后崩潰,用戶損失和品牌影響你算過嗎?現(xiàn)在返工修復,還是等事故后追責?”
(下屬主動返工:“我這就補全測試用例……”)
對比解析:
錯誤方式縱容“速度至上”,正確方式通過質量風險量化,讓下屬權衡“短期速度”與“長期代價”。
在檢查工作時,不僅要關注進度,更要注重質量。對于盲目圖快而忽視質量的下屬,要及時指出問題,并要求他們重新返工,確保工作質量達到標準。
8. 粗枝大葉者,問細節(jié)
❌ 錯誤檢查:“小吳,報告里錯別字太多,重做!”
(下屬敷衍:“我檢查過了……”)
✅ 正確檢查:“小吳,客戶名稱拼寫錯誤(清單革命),如果郵件發(fā)給‘騰訊’而不是‘騰訊云’,合作黃了誰負責?用5Why分析法:為什么沒檢查?因為沒對照清單;為什么沒清單?因為沒做場景模擬……”
(下屬羞愧:“我這就用檢查單過一遍……”)
對比解析:錯誤方式停留在“表面錯誤”,正確方式通過細節(jié)追責體系,根治“低級錯誤”。
在分配任務時,明確細節(jié)要求,讓下屬知道哪些地方需要特別注意。在檢查工作時,仔細檢查細節(jié)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及時糾正。
細節(jié)檢查魔鬼訓練:
清單革命:用飛行員檢查單式清單管理細節(jié);
5Why分析法:對問題連續(xù)追問5個為什么;
場景模擬:預設20種突發(fā)情況并準備預案。
9. 夸夸其談者,問落實
❌ 錯誤檢查:“小鄭,你的方案很有創(chuàng)意,加油!”
(下屬再無下文)
✅ 正確檢查:“小鄭,方案中‘私域流量裂變’具體怎么落地?需要多少種子用戶?轉化率目標多少?明天下班前能給出執(zhí)行計劃嗎?”
(下屬尷尬:“我……我再細化一下。”)
對比解析:錯誤方式陷入“空想陷阱”,正確方式通過執(zhí)行倒逼,將“想法”轉化為“可交付成果”。
管理者要關注下屬的實際行動,而不是僅僅聽他們的口頭承諾。當發(fā)現(xiàn)夸夸其談者時,要追問他們的落實計劃和時間節(jié)點,并定期檢查進展情況。
對于只說不做的下屬,要給予批評和警告,督促他們將想法轉化為實際行動。
10. 投機取巧者,問底線
❌ 錯誤檢查:“小孫,這種小動作別讓我再看到!”
(下屬暗中繼續(xù))
✅ 正確檢查:“小孫,你虛報的差旅費已違反《員工手冊》第3.2條(制度明示)。上次小張因此被開除,你希望成為案例警示(連帶追責)嗎?現(xiàn)在坦白,可從輕處理。”
(下屬坦白:“我這就補繳……”)
對比解析:錯誤方式陷入“貓鼠游戲”,正確方式通過底線透明化,讓規(guī)則成為“不可觸碰的高壓線”。
管理者要堅守底線,對投機取巧者零容忍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此類行為,要嚴肅處理,絕不姑息。同時,要加強職業(yè)道德教育,讓下屬明白遵守規(guī)則和底線的重要性。
底線守護的四個關鍵:
制度明示:所有灰色地帶必須明文禁止;
案例警示:定期通報違規(guī)處理結果;
連帶追責:上級對下屬違規(guī)承擔管理責任;
陽光機制:鼓勵舉報違規(guī)行為。
11. 閉門造車者,問協(xié)同
❌ 錯誤檢查:“小錢,這個項目怎么沒和團隊溝通?”
(下屬辯解:“我覺得自己能搞定……”)
✅ 正確檢查:“小錢,項目中的技術難點是否和研發(fā)部同步過(問協(xié)同)?市場部的用戶反饋你有沒有整合(問資源)?下次會議前,能否拉上相關同事過一遍方案(促協(xié)作)?”
(下屬意識到問題:“我這就約大家開會討論……”)
對比解析:錯誤方式放任“單打獨斗”,正確方式通過協(xié)同三問(是否溝通、是否整合資源、是否促進協(xié)作),打破部門墻。
12. 頻繁返工者,問流程
❌ 錯誤檢查:“小孫,這個方案又雙叒叕要改?”
(下屬抱怨:“客戶一直變需求……”)
✅ 正確檢查:“小孫,需求變更是否更新了流程文檔?上一版方案被否的原因是否已錄入知識庫?如果流程里沒有‘客戶確認’節(jié)點(問流程),返工是不是必然結果?”
(下屬恍然大悟:“我這就優(yōu)化流程……”)
對比解析:錯誤方式歸咎“客戶問題”,正確方式通過流程溯源,將“返工”轉化為“流程迭代”機會。
13. 不善學習者,問進步
❌ 錯誤檢查:“小李,要多學習新技能??!”
(下屬敷衍:“好的,我會的……”)
✅ 正確檢查:“小李,上周分享的AI工具你用了嗎?遇到什么問題(問行動)?需要我推薦進階課程嗎(給資源)?下個月技術部有個項目缺人手,想試試嗎(促成長)?”
(下屬積極響應:“我這就報名課程!”)
對比解析:錯誤方式停留“口頭鼓勵”,正確方式通過學習閉環(huán)(追問行動、提供資源、創(chuàng)造機會),推動能力升級。
寫在最后:
當你用檢查工作的手術刀,精準剔除團隊的毒瘤,激發(fā)每個人的潛能時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:真正偉大的管理者,不是沖鋒陷陣的將軍,而是讓士兵學會打仗的教練。
上一篇 : 真領導,都是“自虐”出來的!
下一篇 : 1:1模仿馬斯克,我愛上了時間管理!